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云端 — 云计算从“小时代”转向“大时代”

2016-10-11 最专业的 逐鹿X


本文作者那小川,华兴资本逐鹿X 融资总监,CFA。那小川曾经在东京罗兰贝格做过管理咨询,在职期间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并购PE服务。在早期和后期财务顾问公司均有丰富经验,协助E汇,泰丰金融,店小秘,马帮,iclick,抱抱直播等企业完成融资/老股收购/拆除VIE等资本运作。



我们总在关注从0到1的创新,其实从1到N的创新也同等重要。从2006年谷歌第一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至今已有十年。十年从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已经飞跃到解决“有和优的问题。” 如果说,小时代是少数创新者的颠覆式创新,那么大时代则是全面改变世界的起点。



一、云计算行业发展与现状


2006年,谷歌推出了“Google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和理论。随后亚马逊、IBM、微软、惠普、雅虎、英特尔等公司都宣布了自己的“云计划”。


关于云计算的概念,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服务层次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


全球云计算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平稳增长阶段。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美元,增长13.06%。据相关数据预测,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3912.2亿美元。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


以亚马逊AWS为例,自2015年第一季度(2015年Q1)单独公布云计算收入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季度环比增速维持在16%左右;AWS2016年一季度收入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63.85%。亚马逊AWS业务在云计算市场一直领先谷歌、微软、IBM等其他供应商。

 


▲亚马逊AWS业务季度收入(亿美元)


国内的云计算元年,要追溯到2009年。


2009年-2010年,国内BAT开始陆续提供云服务。2010年左右,可以算是云服务在中国的元年。


2012年开始,借着BAT巨头还无法垄断的市场空档期,众多独立系的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冒出水面。青云、Ucloud于2012年成立,七牛云在2011年年底成立。


2016年的现在,互联网行业对云的使用,尤其是公有云,已经形成了习惯,普及率较高。而传统大企业,由于担心公有云的安全性问题,在IBM,埃森哲等企业的帮助下,纷纷打造自己的私有云。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也正在逐年高速增长中,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0亿。



▲阿里云的营收情况 


公有云在2015、2016年真正开始迎来爆发。


二、云计算服务模式与层级


企业部署云计算服务的模式有三大类: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概括而言:公有云是服务提供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云计算平台,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授权接入该平台;私有云则是服务提供商为企业在其内部建设的专有云计算系统;混合云则是同时提供公有和私有服务的云计算系统。


三类服务模式的各自特点方面:公有云可以充分发挥云计算系统的规模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私有云系统存在于企业防火墙之内,只为企业内部服务,安全性好但成本更高,整个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要远低于公有云;混合云则是介于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一种折中方案。


总体来看,大企业由于有比较强的资本实力以及对数据安全性的考虑,多数会选择私有云和混合云;中小企业多数对成本比较敏感,自建私有云从成本角度考虑不划算,所以多数会选择公有云。


 

企业云计算的选择


现阶段,企业对于安全性的需求为私有云赢得空间。据IDC统计,我国公有云与私有云市场在2015年均达到100亿量级,2016年预计公有云市场规模21.8亿美金,私有云市场规模22.13亿美金。现阶段私有云市场规模略高于公有云从侧面证实我国企业对于安全与合规的需求强烈,推动私有云处于高速发展轨道。


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云计算按照服务层级的不同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分别对应底层设施的租用、软件开发平台的租用、应用软件的作用。


  • IaaS(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用户通过Internet可以租用到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例如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

  • PaaS(Platformas a Service):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在PaaS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快速开发应用,第三方软件提供商也可以快速开发出适合企业的定制化应用。

  • SaaS(Software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 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云服务的层级分类


对于目前的现状,互联网巨头成为IaaS服务的主力军。IaaS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在后期用户规模上来之后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互联网巨头和电信运行商已经有大规模的系统建设投入,甚至部分资源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空闲状态,基础设施资源充足,同时两者都有较多的技术积累和服务运行经验。


目前SaaS服务主要替代标准化程度较高的CRM和ERP产品。在美国前6大SaaS云服务提供商中,有4家提供CRM或是ERP相关的服务。SaaS模式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已是大势所趋。新兴云计算公司收入规模增长较快,传统软件企业转型步伐向前迈进。


结合云服务的模式与层级分类,从商业模式来看,公有云与私有云可类比为“房东”和“管家”。公有云提供基础设施整合成房间,租给客户使用,收取租金,这就是IaaS的商业模式。如果公有云把房间装修成健身房,客户自己配置教练,公有云收取租金,这就是PaaS的商业模式。如果公有云把房间装修成健身房,同时配置健身教练,收取客户的健身费用,这就是SaaS的商业模式。如果客户自己买房子,找私有云装修成健身房,并把健身房交给私有云管理,私有云收建设费和管理费,这就是私有云的商业模式。


IaaS和SaaS会不断增长,而PaaS的份额会不断下跌。目前针对各个细分行业的SaaS应用正在不断涌现,而IaaS,已经开始向寡占发展。



▲IaaS PaaSSaaS市场规模比例


三、云计算创业细分赛道盘点(IaaS+PaaS篇)


云计算领域的服务提供商,我们以行业图谱的形态,选取典型案例概括如下:



▲云计算行业图谱


在这些细分领域中,SaaS本身就相当于过去的“软件”行业,非常广泛,需要另外撰文详细分析。今天我们先重点看一下IaaS和PaaS领域的创业机会和发展现状。

 

公有云服务


公有云服务提供商,除了BAT等巨头外,创业公司的代表有青云,Ucloud和七牛云存储。其整体商业模式,是类似“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大公司较少使用公有云服务,而中小企业,出于成本的考量,多会选择公有云服务。而当中小企业很小的时候,往往够不着付费的门槛,当中小企业长得足够大的时候,却又会离开公有云,转而架设自己的服务器。所以公有云业务吃的,主要是中型企业的付费。



▲企业选择云服务方式



▲公有云产业链示意图


典型案例,比如依靠游戏行业,尤其是“上海莉莉丝”的“刀塔传奇”一战成名的Ucloud。上海莉莉丝在入驻Ucloud的时候还是家小企业,但是随着游戏的大卖,服务器资源使用量上升,理应给Ucloud贡献了不少的收入。


但是公有云领域,即使看海外,也都是大企业的天下。因为大企业自己的业务需要使用云服务,天然具有成本优势。除了AWS,阿里云之外,日本雅虎的IDC托管子公司,也利用雅虎服务器的闲暇资源,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


面对大企业的成本优势,我们认为创业企业的竞争方式主要应该抓以下2点:


  • 尽快获取更多的企业,把成本摊薄,也即获取规模效应

  • 针对特定的行业,提供行业专属的解决方案,也即是从IaaS不断向PaaS演进。比如为游戏行业的需求开发一些API接口和满足性能要求,比如提供视频服务通用API,为直播类项目服务等等。


整体而言,公有云领域的创业机会已经过去,过去的独立系创业公司+BAT等巨头的格局初步形成。我们不认为中小企业在该领域有太多的创业机会,过去提供公有云服务的Daocloud等,也都开始纷纷转向私有云领域。如果未来在该行业创业,可以考虑做特定行业深度垂直的PaaS。


▲ Iaas中国市场状况


私有云部署


云服务最早是中小企业出于成本考量最先尝鲜,而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企业也都开始纷纷看到弹性计算的好处,谋求企业基础架构的云化,去IOE化。



▲ 私有云产业链示意图


这是继2000年的企业信息化浪潮以来,又一波大企业的技术更新换代大潮。我们预计,在这波浪潮中将会诞生多家达到国内IPO体量的私有云部署企业。私有云部署从Openstack开始,到目前技术以Docker为最新,已经产生了如下的多家企业。


  • Openstack为基础技术:九州云,海云捷迅,Easystack,有云,刻通云等。

  • Docker为基础技术:博云,道客云,灵雀云,数人云等。

 

其共同特点是,成立于2013-2014年,2015年开始有几百万到1000万的初步成规模的销售收入,2016年做得好的企业,收入规模达到3000-6000万左右。以上的企业并且也都几乎在前后半年到1年的时间内拿到天使轮和A轮融资,有蓝驰,IDG,红杉,以及国内上市公司等的资本支持。


这些企业面向的大客户,普遍是电力,金融行业等传统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IT部门较为强大,对于IT的性能要求较高,往往不会被华为或者埃森哲/IBM等巨头SI给绑架,而是会灵活在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架构,成为了这批企业首先拿下订单的客户。


由行业赛道中各家企业2-3年的演化过程中也可以看出,除了各家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收入的上升很大程度上确确实实来自于市场需求的觉醒。在我们看来,大企业私有云部署这个金矿,不亚于2000年给大企业做IDC,提供信息化的浪潮带来的影响。随着大企业陆续完成云计算架构升级,可以在2018-2019年之前扶持上述的多家企业达到年收入2-3亿,净利润5000万以上的国内IPO合格规模。


虽然给大企业做私有云部署看起来是个脏活累活,但是要提醒大家,IBM和埃森哲,Redhat恰恰是这么起来的。而美国上市的SaaS公司,其上市为止的平均时间也要5-7年。在大企业旺盛的需求催生下,同样花5-7年时间,国内也会诞生一批“中国版红帽”。

 

云相关的CDN、IDC和硬件


随着去IOE化的深入,传统服务器厂商理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因为Docker和Openstack等技术框架,并不需要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和存储技术为前提。所以卖硬件的企业如浪潮信息,亟待转型切入私有云服务。


而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CDN,以及企业的IDC机房需求,随着大企业接轨互联网业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所以CDN业务的龙头企业网宿科技,以及IDC机房的龙头企业世纪互联等老牌厂商,理应享受这一波红利。


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由于硬件领域创新不多,而CDN,IDC服务由已经格局已定,这些领域的创业机会我们认为已经不多了。


- 推荐阅读 -


▲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 11 种模式

▲ 如果有下一个京东,它或许会出现在这个领域……

▲ 别再谈 1 亿“小目标”了,电影衍生品百亿市场,该如何突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